第十一章 意外发现
某某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b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
自从大革命失败以后,上海的地下组织就被横扫一空,大量的我党潜伏人员被抓被杀,仅有几个隐藏的最深的特工,因为是单线联系,才幸免于难。
而徐梦丽的父亲徐清林,则正是这些人唯一的上级!
徐清林,出身官宦。不到二十岁就远赴日本,参加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活动,算起来也算是国民党元老级别的人了。多年来,他跟随孙总理四处奔波,眼看着大革命就要成功,但不幸的是最后国共分裂,双方分道扬镳。
自打大革命失败以后,徐清林就对老蒋的国民党彻底失去了希望。他主动辞职下野,过起了“隐居”生活。明面上,他和一些文化界的朋友诗文唱和,不过问政治。其实暗地里,他早就加入了中共,而亚尔培路三百六十号,也就成了地下党员们聚会时绝佳的掩护。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七年前的枪声戛然而止,徐清林一死,他负责联系的下线也就都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势力在上海空前的虚弱。组织上又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重新开始在上海发展建立起地下网络来。而徐清林昔日的下线们广泛分布在上海各界,如果能找到他们并重新建立起关系,那将是一份巨大的财富。
李孤庄正是为此而来。
他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从徐清林的遗物中找到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去寻找那些断了线的“风筝”。
当然,他不可能把这些告诉徐梦丽。他能确定的是徐清林是一名经受住了考验的忠诚战士,因为在徐清林死后,上海没有传出过任何中共地下分子被捕的消息。但敌人既然对徐清林下了手,他就不能冒险再把徐梦丽拖下水,这个年轻的姑娘报仇心切,但她没有必要再掺合进政治里。
枪击案的卷宗李孤庄昨天晚上就看过了,以他的眼光看来,几乎没有任何有意义的线索。而包三所谓的供述,也只有几个非常有限的参考。要破这桩案子,还是得从徐清林的遗物开始查起。
当然,这一切徐梦丽都被蒙在鼓里。
“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徐先生的朋友里,有共产党!”李孤庄半真半假的说道。
“共产党?”徐梦丽从没想到过这个层面,她愣了一下,道:“就算我父亲认识共产党,都过去七年了。他们也早就跑光了。”
这可不一定,我的傻孩子!李孤庄心里暗道。
最好的佐证就是去年一年里日本人的情报几次泄漏,而中共收到消息永远都要比军统快一天。就是这一天,让李孤庄认定了在上海一定有还在坚持地下斗争的同志。既然他们没有失去信仰,那就要尽快的找到他们!
“也有这个可能!”李孤庄表面上表示赞同,“但我既然来了,又拿出了这么大的诚意。徐小姐想必不会让我空手而回吧?再说了,我对令尊令堂案子也算有了一些了解。让我看看令尊的笔记和遗物,说不定就能有什么发现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